假肢作为肢体缺失者生活中的重要辅助工具,正确的保养和维护不仅能延长其使用寿命,还能确保其性能和舒适度,为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。
一、日常清洁
每天使用后,使用干净的湿布擦拭假肢的外表面,以去除灰尘、汗液和其他污垢。特别要注意关节、连接处和接受腔内部等容易积聚污垢的部位。
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,以免损坏假肢的材料。如果有顽固污渍,可以使用温和的肥皂水进行清洁。

二、定期检查
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包括假肢的连接件,如螺丝、螺母、铆钉等,确保它们紧固无松动。
检查接受腔是否有磨损、变形或裂缝。如果发现问题,应及时调整或修复,以保证假肢与残肢的良好贴合。
查看关节的活动是否顺畅,有无异常声响或卡顿现象。如有异常,可能需要添加润滑剂或进行维修。
三、注意防潮
假肢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,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,以防金属部件生锈和材料老化。
如果假肢不小心被水浸湿,应及时擦干,并进行通风晾干。
四、避免过度受力
在使用假肢时,要注意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碰撞,以免造成假肢的损坏。
进行体育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,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假肢或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。

五、定期保养
建议每隔一段时间(通常为 3 - 6 个月),将假肢送到专业的假肢维修机构进行全面的保养和维护。
按照假肢的使用说明书,定期更换易损件,如缓冲垫、衬套等,以保证假肢的性能。
六、正确穿戴和使用
穿戴假肢时,要确保残肢清洁、干燥,并正确套入接受腔,避免强行拉扯。
在行走和活动时,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步态,充分发挥假肢的功能,同时减少对假肢的不必要磨损。
总之,假肢的保养和维护需要使用者的细心和耐心。通过正确的保养方法,可以延长假肢的使用寿命,提高使用效果,为肢体缺失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