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假肢只是开始,后期康复训练很重要!
安装假肢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,它不仅有助于截肢者适应新的肢体,还能提高生活质量。以下是一套详细的康复训练指南:
一、术后初期训练
体位与残肢处理
术后要充分注意防止残端关节的挛缩,保持正确的关节位置。
拆线后,使用弹性绷带使残肢皱缩及定型,促进残肢定型。
疼痛管理
术后数日如疼痛妨碍训练,可使用止痛药。
心理调适
截肢者可能面临心理挑战,因此心理治疗是初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二、临时假肢训练
穿戴训练
术后24小时,可在床上开始残端的活动训练。
术后1~2周,可使用临时假肢进行穿戴训练。
平衡与步行训练
在步行双杠内练习站位平衡。
健足向前迈步,借助身体冲力使假肢向前。
练习横向跨步、后退、在步行双杠外用拐杖行走等。
上下斜坡、阶梯,越过障碍物,以及倒地后再站起等训练。
训练频率与强度
膝下截肢需训练1215次,膝上截肢需训练822次,每日1次,年龄大者可每周3次。
双侧膝上截肢常需训练6~8周。
三、永久性假肢训练
穿脱假肢
学会独立穿脱假肢,包括小腿假肢和大腿假肢的穿脱方法。
站立与平衡
在平行杠内练习站立,进行重心移动训练和交替屈膝训练。
进行前后踩脚训练和侧向移动训练。
步行训练
在平行杠内练习步行,包括假肢的迈步训练和健肢的迈步训练。
过渡到平行杠外练习交替迈步行走。
体位转移训练
进行椅子坐站训练、地板坐站训练等。
上下楼梯训练
学习上楼梯和下楼梯的正确方法。
四、高级训练与日常生活活动
假肢操纵训练
依照假肢的功能设计进行操纵假肢的训练,动作由简到繁。
日常生活活动
在假肢屈伸、旋转、假手开合等基本操作的基础上,练习日常生活活动动作,如穿衣、洗漱、进食等。
特殊体育运动
基本功能恢复良好时,可进行残疾人的特殊体育运动,如轮椅篮球、坐式排球等,以进一步增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。
五、注意事项
循序渐进
训练时应循序渐进,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强度。
持之以恒
练习必须持之以恒,反复进行,逐渐使动作趋于熟练。
专业指导
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,应接受专业康复师或假肢师的指导和监督。
定期评估
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评估,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。
心理支持
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截肢者的心理调适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。
综上所述,安装假肢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过程,需要截肢者、家人、康复师和假肢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。通过科学的训练和专业的指导,截肢者可以逐渐适应新的肢体,重新获得行动自由和生活自理能力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